严绒从没想过这么深层,一时间有些愣住了,“可是······”
华雅丽思绪快,“有什么可是的,你现在是年轻,你也不想想以后,你会老的,你将来要是老了丑了,你们要是分手了呢,你能落着什么?我们先来解决你的皮埋,都埋了2年了。人的体质会随着年纪发生变化的,原本适应的现在可能就不适应了,会出血啊,内分泌失调啊,毕竟是药埋在身体里,那既然有问题就取,也别怕被知道,你先铺垫好,就说身体出问题了,你不是说他挺喜欢你的吗?那肯定同意取啊,取出来是吧,那用套也没有那么万无一失了,是不是?”
华雅丽这一通话,严绒听得脑子嗡嗡的,她拎着东西回到家,陈路均还没回来,严绒坐在换鞋凳上想了很久,前后都思虑了好多遍,到这个固定的姿势导致脚趾头都有些发麻了,她才站起身进去。
***
把工作日和周末都算上 ,5月没多少宽松时间就即将结束了,对于子女,5月有母亲节,5月有父亲节。
父亲是不必的,母亲其实也不必,穆千屿反正是连电话都没往家里打,粘贴复制的统一祝福她更是不屑去转发,亲妈不管,婆婆她更不会管,陈路均却一向礼数周全,穆千屿懒得猜他是不是真心的,但他确实清楚知道岳母的喜好,无非是喜欢钱和值钱的东西,
月初的时候陈路均说过一嘴给戴清送了什么,穆千屿根本没听进去。
这快要临近月底,母亲节是躲开了,可还有一件事不能忽略不计,戴清的生日就在月底,今年又是个55岁。
情感这种东西,有的时候就像食物,有的食物需要常温存储,有的得低温冷藏,再有的得冷冻,放进黑暗冰冷的地方,才能勉强保存。
从这个世界上睁眼,最先看到的是陌生人,之后是妈妈,妈妈会一直环绕在周围,从懵懂、牙牙学语,到能走路、能跑,再到独立。
穆千屿没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好东西,她从前有过咬牙切齿的时刻,发誓定不会沾染一点穆江或者戴清的恶劣行径。
年少生存环境单纯,人再发狠再痛恨,也不是特别显像,只能体现她与同龄人的不同而已,起不了什么作用。慢慢再大些,到人成型,穆千屿分析自己,似乎是沉淀下来了,人变得宽容、隐忍,同时也懦弱。
但不容忽视,这些东西都有生身父母的影子。
穆千屿总结穆江是道德素质低下、责任感为零,总结戴清是神经病、优柔寡断、懦弱。真的是基因强大,怎么着都没躲开,而更糟的是,长大了的她结合了两者的劣势。
她也不是总想这样的事,但因为工作闲、家里没人,她一个人独来独往,总会思考,思考来思考去,就绕不开人生的种种失败。
对穆江的怨恨穆千屿的信念一直很稳定,他抛妻弃女,冷血无情。而对于相处时间更多的戴清,这个妈妈,穆千屿时而能原谅她,时而想冲回老家,扯上她一起去跳楼,好直接一了百了。
穆千屿太了解戴清,她那些给自己的自由放纵的言论和行为,实际就是不想担责,开始就不帮穆千屿任何,即使后续因为穆千屿的选择和决定出了任何程度的反噬,她也都不相干。
放在现在这个年龄,穆千屿开始已经能从别人的人生轨迹来试图套自己的模板了,找相似,好提前能看结果。
父亲穆江有个姐姐,这个姑姑对穆千屿也不是很亲厚,主要她的生活就很复杂,在她非常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有妇之夫,爱到昏头的那种,不止爱,还给那男人生了一个孩子,那男人又不缺孩子,合法婚姻里也有生子。
婚外情在那个久远的年月非常引人注目,也更让人唾弃,后来,带着这个父亲不要的孩子她正式嫁人了,可终究没有离开那座小城,合法的丈夫也许心胸宽大,也许是真的爱她。
一起生活很多年后,到大儿子上中学,在计划生育如此严苛的90年代,两个人合计后给只是有些瘦弱的大儿子开了个残疾证明,于是合理合法有了第二个孩子,还是儿子,一个儿子腰板就能挺直了,更别说有两个,也可能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亲生崽,那男人开始变得没有那么和蔼可亲,加上本来就有好酒好赌的毛病,随着年纪变大日益明显,夫妻关系不良,争吵不断,青春期的大儿子却不叛逆,只是日渐沉默,小儿子整天在鸡飞狗跳中,活泼异常,学着父亲的言论开始贬低母亲,甚至有的时候妈都不喊,言语上都是:饭好了没?衣服给我洗了。
女人活了半辈子,向外哭诉时只会说给家庭做了多少贡献,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可没想到头来落到如此的境地。
姑姑过得如此差劲的时候,完全不相干。
那是穆千屿成长中最快乐的时间,因为穆江和戴清婚后只有穆千屿这一个女儿,穆江并不正干,他整天都能在家陪妻女。
有父母陪着玩乐,穆千屿的童年特别快乐,家里钱袋子虽没有多富足,但在吃喝上也不亏,那会儿穆江的口头禅是,手指缝搂一点都够你们娘俩吃的。
之后,穆千屿长大,小学上到4年级,穆江一反常态,不再散漫开始正干起来,缺点是变得不太着家,但正干后挣钱多了,戴清和穆千屿的生活更好了,戴清可以穿金戴银,拥有大城市漂亮女人才会有的时装和包包,穆千屿每周都可以去超市肆无忌惮的买零食,还可以培养在小城中非常奢靡的兴趣爱好,他们家比附近的人包括亲戚朋友,都过得好。
戴清没有先见之明,也没有敏锐的直觉,那些美好的东西只是一切稳定崩塌前的回光返照。
姑姑来家里很勤,倒苦水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哭完之后可以顺便拿上一袋又一袋的东西,绝不会让她空手离开,就连钱包都会给她揣鼓鼓的。
不止穆江那边乱糟糟的,戴清这边也复杂。
穆千屿的外公外婆就是小地方长舌妇嘴里嚼舌根的主要谈资,外公在林场有正式工作,福利好薪水稳定,逢年过节发肉发油发面,家里伙食也比普通人家好,闺女也养得水灵。
外婆是小学老师,这样的家庭太好了,可是只生了三个女儿,漂亮是漂亮,可丫头片子再多有什么用。
外婆看得开,说生女儿的长大了,福气在后头呢。
可是这福气却不完满。
戴清是家里的老二,有姐姐疼有妹妹玩。
大姨的人生,有一部分可以给穆千屿参考,也有一部分可以给穆千屿警示。
她第一段婚姻十分光鲜,丈夫高大英俊工作漂亮,是医生,后来工作外派,所有的人都劝着她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跟丈夫一起去,她却十分依赖生活在父母身边,也对男人有盲目的自信,是啊,人生得意且拥有漂亮的老婆和女儿,这个人他还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呢。
用现在的话说,男人不管混成什么样,都想去别人身上验证自己的能力和吸引力,混得差的,往阶层下找存在感,混得好的,不用自己主动去找,看靠过来的是什么阶层,这个前大姨夫的出轨对象是城里的白富美,内心属于男人的膨胀感,在新的女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过他还算有良心,他没要离婚。
穆千屿猜,他也许是想看两个女人为争夺他能低声下气亦或者能卑微到何种境地,可是穆千屿这个大姨,十分勇气可佳,婚离的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女儿也死死霸占在自己手里,孩子那会儿还得抱在怀里,路都不会走,对离开几天的人就没了记忆,所以根本不记得什么亲生爸爸。
女人失败一次,不想着避免失败,那会儿离过婚的女人更难嫁,大姨可能铆足劲为了对抗,重新找了个男人,这个大姨夫在工厂工作,比穆千屿大姨大了足足有10岁,不怎么说话,人也沉闷,大姨那会儿的意思是找个年纪大一点的知道疼人。
这些话听听就好,放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扯淡,第二段婚姻里又生了一个女儿,丈夫是话不多,婆婆却不是个好相与的,叫生三胎,要孙子,那生,怀。
三胎是如愿以偿,孩子却没保住,胎里没保住也就算了,是生下来一年多后,会叫人了,知道谁是谁了,可没显摆多久,孩子生病没了。
靠孙子挣面子的人歇斯底里,可亲生妈妈又何尝不痛呢?
往日沉闷的丈夫在关键时刻亦是沉闷,不维护不帮助,只知道低头。
一个孩子的死亡,夫妻关系破裂到底,可没离婚,两个人分房多年,互不理睬,吃饭时做了互相tຊ的份,但不会主动去叫,支使孩子当传话筒。
穆千屿去大姨家过过暑假,表姐表妹都喜欢她来,说有外人来妈妈不骂人,爸爸也能笑一下。
两个女儿长大成人,大学毕业,穆千屿以为大姨会去过洒脱的自由的生活,她却是着急张罗给女儿相亲结婚,催生孩子,然后给大女儿带孩子,给小女儿带孩子。
哦,对,穆千屿还有个小姨,外婆说这个小女儿小时候就灵气十足,成绩好,同时跟二姐去学跳舞,她却是最肯用功最能吃苦的,是家里最有气质也最好看的人。
可她没有长太大,谁都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了,毫无征兆,人是自杀死的。穆千屿不知道她是死在了哪里,死时是什么样子,她只在火葬场的告别仪式上看到白布盖着的人。
因为死的是女儿,父母又全在,都说不能大办。
告别时间匆匆,之后就是骨灰罐子装出来的。
穆千屿在百科全书上看到说人是高温烧成灰的,她当时还小,话多十分讨人嫌,问抱着骨灰盒几乎要站不住的外婆,小姨现在是热的吗?
戴清当时就给了穆千屿一巴掌,那是第一次,也许就是开始的那次打得十分顺畅,所以后来有更多的迁怒和理所当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