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了小半日的时间之后,普鲁斯与李依依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等到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之后,会将北京城的治理权交由南洋革命派,也就是李元文管理。 外界,相比较清廷众大臣为难得的胜利而高兴,当大沽口失利的结果传到远在西洋的英国、法国,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争议。 作为早已经统治了半个世界的英法,自然是不能忍下这口气的,于是在英国内部吵的不可开交,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清廷对他们的挑衅,需要还以更加严厉的手段,直白点说:“若是你不服,我便打到你服为止。” 于是在次年一月前后,英法撤销了普鲁斯和布尔布隆公使,再度启用额尔金和葛罗,作为两国全权代表,率领英法联军约两万多人,汇合剩余联军,再度向清廷发起战争。并且,这一次他们照会清廷的是,他们要占领京城! 这样的消息传到皇宫,本就体态羸弱的咸丰皇帝更是被吓倒了,身体也是越来越差,着急忙慌之下,下旨让僧格林沁和恒福固守天津大沽,并且还让恒福与对方尽力沟通,能不交战最好不要交战。 而在清廷的邀请之下,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和美国公使华若翰两人再次前来,充当着“中间人”的身份,明面上想要从中调停清廷与英法两国之间的矛盾,实则暗地里是帮助英法两国进行战争的不断推进。 随着不断推进,很快英法联军就占领了渤海湾,准备下一步再次进攻大沽口。这一次,自恃清高的僧格林沁却是小瞧了联军,居然认为联军不善于陆战,于是只在大沽设防,对吼后方的北塘防务尽皆松懈。 在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的帮助下,英法联军很快就掌握了天津守军北塘未设防的消息,于是在几月之后,英法联军近两万多人由北塘登录,进而攻击天津城。因为北塘没有清军的守护,于是英法联军登陆之后长驱直入,很快攻占塘沽,进而联军向大沽北岸炮台发起进攻。 因为英法联军出现的突然,大沽口的清军一时间未曾反应过来,于是仓促应战,不过驻守大沽的清军在直隶提督乐善的指挥下,从一开始的仓促之下到英勇抗击,一时英法联军不能进步。 不过,…
在聊了小半日的时间之后,普鲁斯与李依依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等到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之后,会将北京城的治理权交由南洋革命派,也就是李元文管理。
外界,相比较清廷众大臣为难得的胜利而高兴,当大沽口失利的结果传到远在西洋的英国、法国,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争议。
作为早已经统治了半个世界的英法,自然是不能忍下这口气的,于是在英国内部吵的不可开交,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清廷对他们的挑衅,需要还以更加严厉的手段,直白点说:“若是你不服,我便打到你服为止。”
于是在次年一月前后,英法撤销了普鲁斯和布尔布隆公使,再度启用额尔金和葛罗,作为两国全权代表,率领英法联军约两万多人,汇合剩余联军,再度向清廷发起战争。并且,这一次他们照会清廷的是,他们要占领京城!
这样的消息传到皇宫,本就体态羸弱的咸丰皇帝更是被吓倒了,身体也是越来越差,着急忙慌之下,下旨让僧格林沁和恒福固守天津大沽,并且还让恒福与对方尽力沟通,能不交战最好不要交战。
而在清廷的邀请之下,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和美国公使华若翰两人再次前来,充当着“中间人”的身份,明面上想要从中调停清廷与英法两国之间的矛盾,实则暗地里是帮助英法两国进行战争的不断推进。
随着不断推进,很快英法联军就占领了渤海湾,准备下一步再次进攻大沽口。这一次,自恃清高的僧格林沁却是小瞧了联军,居然认为联军不善于陆战,于是只在大沽设防,对吼后方的北塘防务尽皆松懈。
在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的帮助下,英法联军很快就掌握了天津守军北塘未设防的消息,于是在几月之后,英法联军近两万多人由北塘登录,进而攻击天津城。因为北塘没有清军的守护,于是英法联军登陆之后长驱直入,很快攻占塘沽,进而联军向大沽北岸炮台发起进攻。
因为英法联军出现的突然,大沽口的清军一时间未曾反应过来,于是仓促应战,不过驻守大沽的清军在直隶提督乐善的指挥下,从一开始的仓促之下到英勇抗击,一时英法联军不能进步。
不过,受了惊吓的咸丰皇帝暗中下旨让僧格林沁离营撤退,于是驻守在大沽口的清军兵败如山倒,由天津退守至北京城城郊通州,没有了守军的大沽口顺利落到英法联军的手中。攻占了大沽口的英法联军,并未停止脚步,很快便占领了天津城。
英法联军的快速进攻, 让在北京城的咸丰皇帝彻底吓破了胆儿,于是连夜安排桂良等官员前往天津与额尔金进行议和。不过狼子之心世人皆知,额尔金等人提出清廷除了全部接受《天津条约》内容,还要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款以及英法两国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
对于两国如此无理要求,虽然咸丰皇帝已经被吓破了胆,但依旧是祖宗江山社稷为重,坚决不同意两国提出的要求。于是此次议和全然破裂,额尔金等人即刻率军向北京城发起进攻。
虽然谈判已经破裂,但咸丰皇帝依旧幻想着能够靠和谈解决如今的局面,于是这一次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取代桂良,到通州南张家湾议和。
而李青和姚海川再次成了怡亲王的侍卫,一同护送怡亲王前往张家湾进行和谈。对于清廷的和谈邀请,英法两国也没有拒绝,而是派了巴夏礼等近四十人前往进行议和。
瞧着几张桌子,姚海川看着有些苦涩,因为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只是这个时候,姚海川深知若是这一次不能和谈成功,那么下一次被攻破的或许便是北京城了。
“打起精神来,今日这和谈有些不一样的。”一旁的李青挤了挤姚海川,发现他有些发愣,便是提醒道。
“什么不一样?”姚海川不知道,便问道。
“嘿嘿,今日这和谈乃是一场阴谋,是王爷亲定的,若是此次和谈失败的话,我们这些人便要出手截下那些洋人的代表们,以此作为跟他们再次谈判的筹码。”对于姚海川,李青也并没有任何的隐瞒,直接告知了原因。
“什么?”姚海川瞪大了双眼,他着实没有想到怡亲王会如此大胆,居然会想着在这和谈之上动手。难以想象,若是动手失败的话,怕是会迎来英法两国更为激烈的报复啊。
而且若是随意出手扣留对方和谈的人员,也怕是会引起两国的报复。古语有云:“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此一来,便是朝廷落了口实。
“小声些,这乃是绝密,不然你以为王爷此次带来如此之多的侍卫是为何啊。”李青小声说道。
这倒是让姚海川一阵无语,既然是绝密,只消你一人知道便好,何故要告诉我呢?不过姚海川对于怡亲王的胆量还是心生敬佩的,如今英法联军几近攻打到北京城城门口了,怡亲王居然还有如此胆量想要扣押和谈之人。
很快,双方的和谈便是开始,因为在天津合约上的诸多存疑的地方,尽管怡亲王等人已经极力让步,但英法两国却是咄咄逼人,最终此次谈判依旧是以破裂结束。依照先前怡亲王暗中布局,守卫在张家湾的清军便将英国派往负责洽谈停火之谈判代表巴夏礼和士兵等 39 人全部扣押。
正如姚海川所料的一样,英国公使额尔金对于清廷扣押使者的行径,大为光火,于是不再照会清廷,命令让驻守在天津城的英法联军全部向北京城发起进攻。英法联军的进攻态势极为强大,很快便攻陷了通州。
在通州被攻陷之后,位于紫禁城的咸丰皇帝心神俱震,于是紧急安排僧格林沁组织城内的清军与英法联军进行最后的抵抗,而他自己则是下旨让皇宫内的太监、侍卫们收拾物件,随时准备撤离北京城。
在僧格林沁的率领下,北京城内的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激战,不过英法联军占着武器先进的优势,清军算是节节败退,最终抵抗的所有清军全部战死。统帅僧格林沁等人则是仓皇逃走。
这一日,是中国的至暗时刻,北京城几近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