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逸
简介:张攸也未言语,只是静静地跟着人群仔细的听着她的讲解。直到讲解完毕,人群散去。张攸才向着安逸快步tຊ走来。“真的是你!好久不见啊。”安逸说。“安逸,没想到能在这儿遇见你,你当讲解员可真有模有样的。”张攸打趣地回应着,眼神里满是赞赏。“谢谢,虽然经常讲得口干舌燥,但是很开心。”安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回应道。“你后来怎么没有再去参加活动了呢?”张攸问道。“太忙了”安逸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着,她怎么好意思说出自那次以后,自己就一门心思地扑在了追求朗月行这件事情上呢。
听过了大本钟悠扬的钟声,乘坐伦敦眼俯瞰过这种古老的城市,也手牵手漫步了伦敦塔桥……
相聚的时刻像烟花般短暂,此刻,离别近在眼前,安逸和朗月行心中满是不舍。
此刻,离别如一片阴霾,沉甸甸地压在安逸与朗月行的心头, 机场的候机大厅里,人潮涌动,嘈杂声不绝于耳,但在朗月行的眼中,这一切仿佛都已化为虚无。
他只是紧紧地将安逸拥入怀中,那力度仿佛要将她的灵魂与自己的融为一体,从此再不分离。他的手掌轻轻抚过她柔顺的发丝,指尖划过的每一寸,都饱含着无尽的眷恋,深邃的眼眸中,爱意与不舍交织缠绕。
“安逸,最多五个月,等我回去。”朗月行的声音低沉而醇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他的双臂如同坚固的港湾,紧紧环绕着她,似乎想要凭借这有力的拥抱,将所有的思念与牵挂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她,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他炽热的情感。
安逸将头深深地埋进他宽阔的胸膛,没有言语的回应,只是那环抱在他腰间的双手。
这无言的默契,便是他们给予彼此最安心的应答,在这离别之际,所有的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紧紧相拥的怀抱里,彼此的身体温度相互交融,慰藉着两颗即将饱受思念煎熬的心灵。
回国后的安逸,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种单调而又充满期待的循环。她每日都会坐在窗前的小桌旁,一本日历静静地摆在那里。她伸出纤细的指尖,轻轻翻开新的一页,那轻微的“嘶啦”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常常陷入对往昔的深深回忆之中,坐在窗前,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的天空,思绪早已飘回到与朗月行在伦敦的那段美好时光。
转眼间,安逸踏入了大四的征程。低年级同学的欢声笑语依旧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回荡,而对于大四的学生们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如同一片朦胧的迷雾,悄然笼罩。
安逸像往常一样穿梭于教学楼之间。课堂上,老师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更深沉的嘱托,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为他们即将踏入社会而精心准备的最后馈赠。
她认真地做着笔记,眼睛里偶尔会闪过一丝对未来的思考与担忧。
而在学业之余,寻找实习单位成为了她的当务之急。作为书法系的优秀学生,安逸心中怀揣着一个独特的梦想——去国家博物馆实习。
在她看来,那里是书法艺术的神圣殿堂,汇聚着无数历史文化的瑰宝与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每一件藏品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老师,能给予她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深刻感悟与启迪。
于是,她精心准备了自己的简历,那简历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她用心雕琢的书法作品,工整而富有韵味。她详细地罗列了自己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对书法的懵懂热爱,到后来在各种书法比赛中获得的荣誉;从对古代碑帖的深入临摹研究,到在书法理论方面的独特见解。
她仔细地检查了好几遍,确保没有任何瑕疵,然后怀着忐忑又充满期待的心情投递了出去。在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她的心仿佛也随着那份简历一同飞向了国家博物馆,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在博物馆中穿梭于各个展厅,近距离欣赏那些珍贵书法文物的画面,既兴奋又紧张地等待着未知的回应。
日子一天天过去,安逸在焦急与期待中终于盼来了国家博物馆的实习录用通知。
她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踏入了那扇向往已久的大门。 初入博物馆,她便被那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庄严肃穆的氛围所震撼。
高大的展厅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文物,其中不乏各个朝代的书法珍品。她仔细地研读着资料中的每一个字,从古代书法家的生平事迹到作品的创作背景,都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书法瑰宝背后的故事。
在一次书法展览的筹备过程中,安逸有幸参与到展品的布展工作。她看着工作人员们用专业而谨慎的手法将一幅幅书法名作悬挂展示,心中满是敬畏。她主动帮忙调整灯光的角度,力求让每一幅字都能在最佳的光线下展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当展览正式对外开放时,看到观众们在一幅幅书法作品前驻足欣赏,脸上露出惊叹与陶醉的神情,安逸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她站在一旁,默默地为观众们解答一些关于书法基础知识的疑问,看到那些原本对书法不太了解的人在自己的讲解下逐渐产生兴趣,她觉得自己的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很快,国博这位实习生小美女的到来,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这一切都源于国博公众号推送的一张照片。
照片中的她,身着工作人员制服,身姿挺拔而优雅。制服的线条简洁流畅,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肢与柔和的肩部曲线,那一抹沉静的色调在博物馆庄重的氛围中显得相得益彰。
她安静地站在一幅书法作品前,宛如从古代画卷中走出的仕女。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被低低地挽起,几缕碎发俏皮地垂落在白皙的脖颈边,更衬得她肌肤胜雪。
她的面容精致,眉眼弯弯,鼻梁挺直,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似是在与面前的书法作品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那幅书法作品气势磅礴,笔锋刚劲有力,墨迹在宣纸上肆意挥洒,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而安逸站在其前,竟丝毫不显逊色。她的沉静与书法作品的雄浑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仿佛她就是这艺术世界与现实空间的纽带,将二者紧密相连。
自这张照片发布后,国博的游客量似乎都有了微妙的增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位实习生的风采,安逸对此却毫不知情,依旧专注于自己的实习工作,只是感觉最近的讲解工作量激增。每天结束工作都口干舌燥,恨不得扎进水缸里牛饮。
甚至跟朗月行视频通话都打不起精神。可把帮不上忙的朗月行心疼坏了。
隔几天,安逸便收到一大堆快递信息,拆开后发现全是各种各样的润喉糖,护嗓护咽片,甚至还有一大袋子的罗汉果。
不用想也知道是谁买的。
这天,安逸正在展厅中为游客们进行讲解,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讲解内容丰富详实,游客们围在她身边,听得津津有味。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安逸定睛一看,竟是许久不曾见面的张攸。
张攸的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灿烂笑容,眼神中透着一丝惊喜与怀念。
他穿着一件简约的休闲外套,搭配着牛仔裤。安逸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绽放出由衷的喜悦。她微微的向张攸点了点头,继续自己的讲解。
张攸也未言语,只是静静地跟着人群仔细的听着她的讲解。直到讲解完毕,人群散去。张攸才向着安逸快步tຊ走来。
“真的是你!好久不见啊。”安逸说。
“安逸,没想到能在这儿遇见你,你当讲解员可真有模有样的。”张攸打趣地回应着,眼神里满是赞赏。
“谢谢,虽然经常讲得口干舌燥,但是很开心。” 安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回应道。
“你后来怎么没有再去参加活动了呢?” 张攸问道。
“太忙了” 安逸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着,她怎么好意思说出自那次以后,自己就一门心思地扑在了追求朗月行这件事情上呢。
“什么时候休息,最近正好有一次活动,要来参加吗?” 张攸热情地邀请道。
“可以呀!好久没见过大家了,时间安排出来如果可以调休的话,我一定去。” 安逸如同欢快的小鸟一般雀跃地说道。毕竟工作一个多月了,每周仅仅只有周一闭馆才休息,而且她还从未调休过。此刻确实可以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出去好好放松一下。
两人道别之后,很快,安逸便收到了张攸发来的信息,周日集合,一同前往香山观赏 11 月初那如诗如画的枫叶。
安逸看到这个安排,心中顿时充满了欢喜。细细想来,自己来到这个城市读大学已然第四年了,却因种种缘由,还从未去过香山公园领略那闻名遐迩的枫叶盛景。
她的室友们都是些懒怠之人,一提到爬山,个个都像是国家一级退堂鼓表演大师,总能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因此这赏枫之旅也一直被搁置。
周日,阳光正好,香山公园门口熙熙攘攘。安逸怀着满心的期待早早来到,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张攸那熟悉的身影在人群中热情地招呼着。
“安逸,这儿呢!”张攸喊道。
安逸快步走上前,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她发现原本的老朋友中,有几个人因为工作原因能前来,甚至还得知了豆子已经生宝宝的消息,安逸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失落。
不过,张攸很快就介绍起了几位新朋友。 “这是小晨,他对摄影可痴迷了,今天肯定能给咱们拍出超美的照片。还有这位是李妍,她是个户外运动达人,对香山的路线可熟啦。”
大家相互寒暄着,气氛逐渐热闹起来。小晨扛着他那专业的相机,兴奋地说:“这个时候香山的枫叶美极了,今天一定要好好记录下来。”
晓妍则活力满满地开始给大家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小零食和水,笑着说:“爬山可是个力气活,大家先补充点能量。”
开始上山了,山路蜿蜒曲折,人群也渐渐分散开来。张攸始终陪伴在安逸身边,眼神中满是关切。
“安逸,你走慢点儿,这山路有点陡,别累着了。”张攸轻声说道,还时不时地伸出手想要搀扶她一下。
安逸摆摆手,笑道:“我没那么娇弱啦,不过这风景真的好美。” 沿途的枫叶如火焰般燃烧,红得夺目。
安逸忍不住驻足欣赏,张攸也停下脚步,耐心地陪着她。
“你知道吗?这片枫叶之所以这么红,是因为秋天的低温促使叶子里的花青素大量增加。”张攸不停地给安逸讲解着。
安逸听得入神,眼神里满是钦佩:“你懂得可真多。”
走着走着,安逸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张攸立刻察觉到了她的疲惫,从背包里拿出纸巾递给她,说道:“累了就歇会儿吧,我们不着急。”
安逸接过纸巾,擦了擦汗,道了声谢谢。许久没有高强度运动的安逸,着实累的够呛,一路上,张攸不断地找话题和安逸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好让她忘却身体的劳累,尽情享受这秋日香山的美好。
随着上山的路程逐渐推进,张攸对安逸的关怀愈发细致入微。他总是有意无意地靠近安逸,在道路崎岖处,会率先伸出手想要牵住她,助她一臂之力;看到安逸额头上沁出的汗珠,会立刻从背包里掏出自己的手帕,温柔地为她擦拭。
然而,安逸并非毫无察觉。她心中对张攸的这份心意渐渐有了清晰的认知,可她的心中早已满满当当都是朗月行。
于是,她开始巧妙地主动避嫌。当张攸靠近想要并肩同行时,她会微微加快脚步,与旁边的晓妍聊起天来,巧妙地拉开与张攸的距离;在张攸递出手帕的瞬间,她会笑着摆摆手,然后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纸。
一众人在一处观景台休息时,张攸特意挨着安逸坐下,正准备分享自己带来的美味点心,安逸却站起身,走到栏杆边,招呼着大家一起过来欣赏远处的山峦美景,巧妙地化解了这略显暧昧的氛围。
张攸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失落,但安逸只能在心中默默叹气,她不想给张攸错误的信号,只希望能维持这份珍贵的友谊,而不使其变质。
安逸站在香山的山腰,秋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带来丝丝凉意。周围的枫叶如诗如画,那浓烈的红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点燃。
她举起手机,精心地选取了一个角度,将那一片绚烂的红叶盛景收入镜头之中,带着心中的那一丝甜蜜与思念,安逸迅速地打开与朗月行的聊天窗口,将这张照片发送了过去。
历经漫长一日的攀爬,回到宿舍的安逸双腿仿若被浓稠的铅液彻底灌满,每一丝细微的挪动,都似要在凝滞的空气中艰难撕裂出一道缝隙,沉重得仿佛已与大地融为一体,难以分离。
她以一种几近凝滞的缓慢,极其勉强地推开宿舍门,那“吱呀”的声响,似是她精疲力竭的微弱叹息。
紧接着,整个人便如断了线的木偶,毫无缓冲地瘫倒在椅子之上。
她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眼神空洞而茫然,毫无波澜。
然而,与这极度的疲惫相悖的,是她内心深处那一抹意外滋生的放松与愉悦。
山间小道上,与友人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萦绕,清脆而明朗,宛如山间跳跃的清泉,灵动而活泼;漫山遍野肆意燃烧的枫叶,那如血般浓烈的红,如同一幅绝美的天然画卷,深深烙印在她的视网膜上,挥之不去。
许久许久,仿若一个世纪那般漫长,她才从那仿若深陷泥沼的混沌状态中,极其艰难地挣出一丝清明。她微微颤抖着,试图坐起身躯,那动作犹如老树新芽,迟缓而僵硬,每一块肌肉都在发出痛苦的哀号。
好不容易挪到衣柜前,她的手指好似失去了往日的灵活,笨拙地在衣物间摸索,取出干净的替换品。随后,以一种极为怪异的姿势,一步一步,仿若踩在棉花糖堆砌的虚幻之路上,摇摇晃晃地朝着浴室蹒跚而去。她倒在床上致来得及给朗月行发完晚安两个字便握着手机陷入了沉睡。
在静谧的深夜里,安逸在极度的疲惫中渐渐陷入了沉睡。
而此时,手机屏幕却在黑暗中突然亮起,微信群里消息提示音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原来是小晨将今日在香山游玩时拍摄的大量照片分享到了群里。
那些照片中,有漫山遍野如诗如画、红得似火的枫叶盛景,每一片枫叶都像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纹理清晰,色泽鲜艳,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还有许多大家在游玩过程中的照片,有的是众人在山脚下兴奋合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即将开始的登山之旅的期待与喜悦;有的是在登山途中,有人气喘吁吁却仍不忘摆出搞笑姿势,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的抓拍;有的是在半山腰休息时,大家分享零食、互相打趣的温馨画面。
其中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里安逸正单手撑着观景台的护栏,身姿轻盈而挺拔,她微微仰着头,目光深邃地向前眺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又似乎在尽情享受着这壮丽的自然风光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而张攸静静地站在她的身侧,眼神温柔而专注地注视着她的侧脸,那目光中蕴含着的情感复杂而深沉,有欣赏,有关切,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