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应珩
简介:沈应珩一直长到五岁都不在自己身边,这点让卓氏心里着实愧疚……虽然最后把儿子接到了京城,但是沈应珩每日课业繁忙,根本没时间与她培养感情。刚回来那一年,沈应珩跟卓氏一点也不亲近,整日吵嚷着要回柳州老家去,卓氏听他这样说,不知道暗地里掉了多少眼泪,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跟自己分离五年,回来不愿意亲近自己,哪个母亲受得了。那几年,卓氏心里埋怨沈太傅,不愿意让沈太傅进屋,才有了后来的姨娘和庶子出生。后面时间长了,沈应珩也适应了京城的生活,才跟卓氏的关系算是慢慢好了起来,一直到儿子十八岁高中探花,卓氏这个心结才慢慢解开。
顾青鸾在顾家过得开心,商贾之家没有那么多规矩,她只恨不得时间过得慢一点,让她多轻松几天,那边太傅府相比就比较安静。
沈应珩的信第二天就送到了府里,卓氏看了,心里算是稍微放下点心,另一封是给顾青鸾的,想来沈应珩还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回了娘家,卓氏思索片刻,决定不把信送到顾青鸾手上,并且毫无芥蒂地拆开了信。
给顾青鸾的信跟给自己的差不多,卓氏快速看完,又把信原样放回。
说实话,卓氏心里对顾青鸾这个儿媳妇一点也不满意。
两人成婚一年有余,顾青鸾在府里倒也听话,存在感极低,跟沈应珩算是相敬如宾……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儿子是去年圣上钦点的探花郎,直接进入户部任职,前途不可限量,居然娶了个商贾女子……既不能为自己的儿子在仕途上有所助力,也不能为自己的儿子排忧解难,卓氏心里就觉得堵得慌。
沈应珩一直长到五岁都不在自己身边,这点让卓氏心里着实愧疚……虽然最后把儿子接到了京城,但是沈应珩每日课业繁忙,根本没时间与她培养感情。
刚回来那一年,沈应珩跟卓氏一点也不亲近,整日吵嚷着要回柳州老家去,卓氏听他这样说,不知道暗地里掉了多少眼泪,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跟自己分离五年,回来不愿意亲近自己,哪个母亲受得了。
那几年,卓氏心里埋怨沈太傅,不愿意让沈太傅进屋,才有了后来的姨娘和庶子出生。
后面时间长了,沈应珩也适应了京城的生活,才跟卓氏的关系算是慢慢好了起来,一直到儿子十八岁高中探花,卓氏这个心结才慢慢解开。
本想着给自己的儿子结一门顶好的婚事,没承想沈太傅直接去了城西顾家求亲,卓氏知道后差点没气个半死。
两个人意见不统一,卓氏不愿意要个商贾之家的儿媳妇,沈太傅却意志坚决,不肯让步,眼看二人各执己见,沈应珩不得已出面答应这门婚事,还劝解安慰了卓氏好久。
卓氏心疼自己的儿子,这才作罢,同意了这门婚事……但她心里始终有个疙瘩,这也就导致了顾青鸾进门哪怕生下了三房的长子,卓氏依然不满意,自己的儿子如此优秀,就是公主也娶得,如今却娶了身份地位的商贾之女。
要知道本朝历来都是士农工商,不允许商贾后代参加科举,且商人重利狡诈,到底是地位不高,受人鄙夷。
老大和老二的妻子是她亲自挑的,她自然满意……于是,要给沈应珩纳妾的心思就没停过。
如今夫妻二人成婚已经一年有余,儿子也生了,卓氏思前想后,决定把给沈应珩纳妾的事提上日程,如果有合适的官宦之女,平妻也可。
整个顾家她这个主母说了算,沈太傅并不过问后院之事,就算到时候顾青鸾不愿意做平妻或者不愿意纳妾,那就只好让儿子把她休了便是。
顾家虽是京城的大富之家,但是在朝中也没什么势力,她倒也不怕顾家去闹,最好顾青鸾范点什么错,自请下堂是最好不过了。
因此,这次顾青鸾提出腊八节要回娘家,卓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按理来说,已经出嫁的女子,除非年节,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卓氏同意了顾青鸾的请求……只希望以后沈应珩纳妾或娶平妻的时候不要闹得太难看就好。
一旁的卓嬷嬷看到自己夫人的举动,在心里叹口气……作为夫人的心腹,她当然知道卓氏心里所想,卓氏不是个事情多的婆婆……这一点从她对待大儿媳和二儿媳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只是这三儿媳出身太低,入不了夫人的眼,前阵子夏荷的事又给她提了个醒,看来,过完年,府里便要有喜事了。
“梅香,去问问厨房,腊八粥熬好了没?”卓氏暂时压下三儿子的事,问道。
“回夫人的话,粥已经熬好了,就等夫人发话了。”梅香在一旁回复道。
每年腊八节,太傅府都会熬好腊八粥,送到一些收留穷人和孤儿的义堂去,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北方有地方受灾,京城上下但凡是有些家底的官员,都会自发熬粥或者准备一些粮食,送到穷人手中。
沈太傅今年不在,府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卓氏来管……对于这样积功德的事,卓氏当然乐于去做。
一大早,太傅府已经推着好几辆小车前往最近流民的聚居点和义堂,灾民和穷人得到食物后,都夸沈太傅是爱民的好官,太傅府博得一众百姓好感。
天气冷,粥一会儿就发完了,卓氏坐着马车往回走,沈静柔乖巧地陪在母亲身边。
府里今年冷清,三个哥哥都不在家,只有她一个,平日里没事可做,只有日日陪在母亲身边,过了这个腊八节,正月后她就要及笄,她是太傅府唯一的女儿,自然会有一桩不错的亲事,想到这儿,沈静柔不由得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