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全程都在笑,并且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
荀觅越来越好奇,正常新人刚入职,一般都是紧张拘谨,可能还会有点局促不安。
可眼前这个男生看起来一直很开心的样子,并且还有一种难掩的激动。
“你……”荀觅刚想问他什么事这么好笑。
“姐姐,是我。”男孩出了声。
“我是小枫,袁沐枫。”
“小枫?”荀觅念着这个名字,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又难以确信。
“你是小枫!云山小枫?”
“是我,荀觅姐姐。”袁沐枫笑着点头。
这下换荀觅激动了。
竟然自己是认识多年但一直未曾谋面的云山小枫。
看着眼前阳光的大男孩,两人的故事渐渐浮现在荀觅的脑海。
大一时,荀觅参加学校公益社团组织的“爱心火炬”活动——一个由在校大学生和贫困山区学生结对子的帮扶活动。
每月,帮扶者通过写一封信的方式,关注帮扶对象的心理成长以及学习困惑等问题。
每次的书信,由社团统一收寄。
因为在校大学生经济也不富裕,所以该项活动主打的就是心灵陪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交流。
也就是那个时候,荀觅认识了来自云山的初中生小枫。
两人一直保持着每月互通一封书信的频率,虽未曾谋面,却一直惺惺相惜。
二人的书信来往一直持续到荀觅大学毕业,
因为离开学校,加上公益组织人员更迭,最后,她的书信几次都没有送成功。
彼时的袁沐枫已经上了高中,此前初中学校的地址也已经失效。
就这样,俩人渐渐失去了联系。
一直以来都是书信联络,俩人都没有见过彼此,因此找起人来阻碍也很大。
但是,荀觅一直记挂着这样一个来自大山,像自己弟弟一般的男孩。
在俩人互动书信交流的 4 年间,与其说自己帮助了他,倒不如说是他治愈着自己,治愈着当时千疮百孔的自己。
“你怎么认出我来的?怎么会加入报社成为了记者?”
荀觅收回思绪,看着眼前这个素未谋面,却已然很熟悉的人,很多疑问冒出来。
“我说过啊,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的。”袁沐枫语气轻快。
当年失去联系后,他没有慌,反而内心很淡定。
因为他知道,那个关心她的姐姐读的是岭北大学新闻系。
所以高考后,他努力考上了岭北师范大学,最后如愿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岭北。
前段时间,临近毕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出镜的记者荀觅。
当时他的第一眼直觉,就是她。
追随荀觅的脚步,毕业后,袁沐枫也考进了报社。
他努力,想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荀觅面前。
还好,他成功了,终于见到了她,见到了思念多年的姐姐。
荀觅眼角闪着一颗亮晶晶的星星,一种久违的来自亲人的温暖涌上心头,渐渐爬满心房。
“臭小子,看你当年信中的描述,一直想象着你是什么样的。没想到是这样的。”荀觅轻轻擦了擦眼角。
袁沐枫也双眼含泪,只是一直保持着微笑。
“什么样?我这个样子,是不好吗?”
“好,很好。只是没想到这么帅气,上学时迷倒不少女孩子吧。”荀觅打趣。
袁沐枫不自在地摸了摸后脑勺,难得的害羞。
“好了,先工作,下班后我请你吃饭,咱们再好好聊。”
“嗯,都听姐姐的。”
下班后,荀觅请袁沐枫吃饭。
从当年的书信结缘、学习备考、再到如今的重逢,俩人聊了很多。
温暖、惊喜、意外,种种情绪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