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小雅
简介:毕竟也就他们两个可以当个半大人使唤了,其他几个还是小了些。每次拿了钱买特产,等张吉娣晚上下班回来,说一下就行了。张吉娣就会把钱补进去,保证放钱的地方有20块。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烧煤取暖,基本都会在自家挖一个小地窖放菜,免得放家里坏了。钢ℨ铁厂还是有钱,家属区修的格外不错,家家有个小院子,可以挖个小地窖,搭个棚子放煤。平时周小雅他们放学有空还会去城外捡点柴火,白天用柴火,晚上才用煤取暖,这样就节约用煤的量了。毕竟要是光靠定额煤整个冬天取暖,绝对会冻病。
好不容易排到周小雅,赶紧将这个月的白菜萝卜搬到板车上,现在是冬天,蔬菜基本就这两样。不是不想要土豆,而是土豆在粮食那一块,毕竟这玩意它抗饿啊!
按照周母的意思问了下有没有肉和鸡蛋,运气比较好,虽然没有肉,但还剩了一板鸡蛋。赶紧将钱和票递给售货员,将鸡蛋放好,就准备先将菜送回去,再回来接老三他们。
毕竟板车上可有一板鸡蛋呢!可不能碰碎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周小雅穿越的缘故,从周小雅醒来,明显感觉自己的力气一天比一天大。几百斤的菜自己一个人就能搬的动,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路过湖城粮站的时候,周小雅趁机在这里打了卡。按照菜市场打卡点的规律,这里很大可能是粮食。正好今天是自己出来采购,现在又是自己一个人,回去的时候,刚好可以找个借口拿出来。
【发现湖城粮站打卡点,是否花费1打卡点打卡?】
没有犹豫。周小雅点击打卡。
【叮!恭喜宿主打卡成功,获得面粉30斤。】
果然,周小雅的猜测是对的。粮站打卡出来的就是粮食。而且让周小雅惊喜的是,这个打卡点并没有和学校的打卡点一样消失,而是显示正在重置中。重置时间是48小时,两天打卡一次,也是稳定的粮食来源。
菜市场的那个打卡点也是一样,48小时重置一次。
之前陪老三他们去领煤的地方排队时,周小雅就放心没有打卡点,但周小雅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煤还是有可替代的,粮食没有。将蔬菜都卸到院子的地窖里,周小雅就准备去接自己的两个弟弟了。
刚刚周小雅将周背包的肉和鱼、蔬菜、面粉也都都拿了出来,放到了厨房。
在周小雅的记忆里,猪肉有票的话,是7毛5一斤,鱼是2毛4,但不要票的话,在私人那里买的话,肉是1块多一点,鱼是5毛左右。面粉有票是1毛2一斤,没票的话在3毛左右。蔬菜最便宜,几分钱1斤。
想了想,周小雅在张吉娣放钱的地方抽出15块,她现在要票也没有用,还不如换成钱。就这样,这两天签到的、打卡的粮食就都光明正大的拿了回来。
张吉娣有这点好处,每次她都会在放钱的地方多放个20来块钱,毕竟周围的村子谁不知道钢铁厂待遇好呢?经常有老乡背着特产来“走亲戚”。
家里放了钱,那家里的孩子不就可以在“走亲戚”的老乡那里买了不要票的特产吗?基本放钱的地方,张吉娣之前就告诉了周小霞和周小雅,后面周小霞上班了,就多了周强党知道。
毕竟也就他们两个可以当个半大人使唤了,其他几个还是小了些。每次拿了钱买特产,等张吉娣晚上下班回来,说一下就行了。张吉娣就会把钱补进去,保证放钱的地方有20块。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烧煤取暖,基本都会在自家挖一个小地窖放菜,免得放家里坏了。钢ℨ铁厂还是有钱,家属区修的格外不错,家家有个小院子,可以挖个小地窖,搭个棚子放煤。
平时周小雅他们放学有空还会去城外捡点柴火,白天用柴火,晚上才用煤取暖,这样就节约用煤的量了。毕竟要是光靠定额煤整个冬天取暖,绝对会冻病。
本来周小雅还想着,要是领煤的地方也可以打卡就好了,去了没有,她也没有多纠结。也不知道家园里,收完水稻的稻草能不能留下来,起码引火就挺好用的。
要是可以的话,回头要是答题奖励了玉米种子的话,除了可以吃的,也有不少可以烧的呢!
很快,周小雅推着推车,到了领煤的地方。湖城这边的定额煤是按户分的,不管一户有多少人,一户一天是10斤煤,这个月就是300斤。
三个人合伙将煤上车,连煤渣都没有放过。才将煤往家推,领回家的煤,堆在院子里。要是做蜂窝煤的话,还得周父有空才能做。毕竟周小雅他们还是掌控不了煤和黄土的比例,但是他们可以提前去郊外挖土,将黄土拉回来。
煤球也抗烧,但里面要掺和面粉,就是不知道周父舍得不。
由于今天几人去拉煤了,三个人都弄的特别脏,尤其是脸上,全是煤粉。不好好洗个澡,今晚甭想睡好觉了。一人取一张洗澡票,就去胡同口的洗澡堂洗澡去。在家洗漱还行,洗澡就不太方便了,只能去澡堂子里。
到了澡堂,可能是还没有到工人下班的缘故,澡堂里就没有什么人洗。周小雅一个人洗一个大澡堂,别提多舒服了。洗完感觉整个人都轻不少,顺手在澡堂里把脏衣服也一起洗掉,等周小雅出来的时候,周强党兄弟两个已经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