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怎么改?”
“锦朝老弟,我跟你说,咱心里苦啊。空降兵虽说隶属于空军序列,可那也是后娘养的,人家换新飞机了,我们还是发新鞋子,连跳伞都是用热气球训练的。”
“所以,想......”
“我们也想拥有像火箭炮一样的重型火力装备,最好能单兵或是三人小组携带的。”
赵建军将目标放在了火力提升上,可陈锦朝却有不同的想法。
“赵老哥,我有不同的意见。”
“请讲。”
“其实,我觉得空降兵要想提升战斗力,关键不在于火力输出上。”
“????”
陈锦朝语出惊人,在别人的专业领域反复横跳。
当然,这绝对也是依据事实,从现实出发挖掘痛点。
“空降兵要想提升战斗力,无非在这三个方面,空降的效率,敌后的战斗力,以及机动性。”
“空降的效率,事关运输机、直升机等大型运输装备,这是仅凭咱们暂时无法解决的大型项目。”
“敌后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可能就是我们俩之间的分歧。”
“我认为,单纯的火力提升装备,真不如提升在敌后的机动性。”
陈锦朝苦笑道。
要想提升单兵作战装备,像是赵建军提出的单兵、三人小组就能携带的轻便型重武器,我国早就有了。
单兵火箭筒!
从最早的6九式40毫米火箭筒,到pf89式火箭筒,再到wpf891单兵火箭筒...
我国在单兵火箭筒上的发展,几乎媲美火箭炮。
真当我国‘陆战世界第一’的名头和‘火力不足恐惧症’,是虚的吗?
那都是出了名的皮实、耐用,强杀伤!
游击战中的神器!
而要想让其继续提升威力,一方面,又是需要巨额的声望值,得从无后坐力、精准性等各种涉及高精尖技术的方面入手。
且研发出来,也不一定适合空降兵在复杂环境中的使用。
另一方面,这是发展方向上的认知偏差。
就像上一世师傅所说的对症下药,一位优秀的军工专家,一定也是对未来战场演变有精准判断的战略家。
就算陈锦朝不是从后世重生,他也知道单纯地提升火力,并不是对空降兵最妙的解。
就像火力提升得再凶猛,一个空降兵能携带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带再多的子弹,一挺重机枪三分钟就宣泄完了。
“那你的意思是?”
“你有没有想过,空投的时候带上一辆车?这辆车既能上山,也能下海,既能坐人,也能承载弹药?”
“!!!!”
“你是说bmd-3战车的升级?!”
陈锦朝一语让赵建军激动了。
bmd-3战车,是阿苏解体后,我国恢复和大毛的军事交流,从大毛家如获珍宝的第三代空投重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