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鸽
简介:“怎么样?看清楚了吗?是不是你老婆藏的?”邢哥架着老头的胳膊给他顺着后背。老头话都说不出来了,脑袋一个劲的摇,秃顶都急得泛起了油光。贾楠从那起了薄汗的脑袋顶上看过去,地上的东西就那么直愣愣地跃入眼帘。那是一只手。四周的声音一下子消失了,贾楠脑中风声大作,恍惚间又回到了9岁那年。那一天她也是这么突然间看到的那只手的。只不过眼前这只手比那只从襁褓里伸出的小手要大得多。它被糊在水泥里,已经烂得只剩下了骨头。森森白骨一大半裹在水泥里,一根指头倔强地抻着,指向前方,指向贾楠。
2009 年,自媒体还没有横空出世,每一条新闻都得记者们拼着两条腿跑。所以他们管采访也叫跑线。
线就是指社会各个行业,跑是实打实的跑。不仅要跟着“跑”现场,还要跟行业上下“跑”关系。只有把关系跑熟了,线才会热,人家有新闻线索才会通知你。要不然同样一件事,主管部门晚半天通知就很可能错过了。
贾楠是从文化线转到公安线的。来的第一天,怀孕 7 个月的时政部主任带着她参加了市局的年会。27 岁的姑娘一点不憷,提着白酒瓶挨桌碰杯,一直喝得对方滑到桌子底下好几个才算结束。
要是还在文化线,这一招对那些作家画家就不好使。但警察不同,他们平时已经够累了,跟人相处最怕“裝”。你要是举着杯可乐扭捏着说我不会喝酒,那他们也懒得客套,从此客客气气敬而远之。
贾楠的豪迈投了这些直爽爷们的脾气,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此后有大小线索都会第一个跟她联系。时间一长,她已经可以根据信息里的字眼来判断突发事件的轻重了。
某某地有情况——一般没什么大事,顶多喝酒斗殴。
某某地有发现——情况不明,不过问题不大。
某某地有事——这就是真出事了,比较严重的那种。
贾楠先去李建业店里拿了他一个旧手机,卡都没装上就打了车往苹果园跑。李建业跳着脚在后头骂,喊着让她给三次方回个电话,好像有点事。
“有啥事以后再说。”贾楠安上卡先给老邢打了个电话,天大地大工作最大。
还好邢哥还在现场,他接电话的声音有点发闷。贾楠知道那是戴了口罩,今天还是有霾,大中午的能见度也只有七八米,人在户外必须带上口罩。
“到了入口往里走,苹果园挨着西河湾那一溜。”
“收到。”
苹果园不种苹果,是个城中村。宋城市地处北方,城市缺水,整个市区只有一条西河湾从市区西边蜿蜒而过,苹果园村就挨着这条河。
因为位置好,早几年就有房产商看中了这块地儿,和村里谈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谈成功了,村民也都搬走安置了,买房的资金链又出了问题。这个搬空了的荒村就这么丢在那儿,晚上其他地方灯火通明,唯独这里黑灯瞎火,活像个鬼城。
走在村子里的时候,贾楠的这种感觉更强了。
雾霾很大,又加上最近房产商的资金终于到位开始动拆,灰土粉尘和雾霾纠缠在一起,整个村子活像被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灰白惨淡,露着一块块的黑窟窿。
那些窟窿是门窗,村里都是自建房,每一栋都在 3 层以上,有的还盖到了 6 层。不少房子从侧面能看出明显的接盖痕迹,这都是村民紧急加盖的——毕竟赔偿是按房屋面积给的,多盖一层就多一份钱。
出事的地方也是这样的自建房。
贾楠赶到西河湾边,三辆捷达已经停在了一栋 5 层楼的房子外头,警戒线已经拉好,不少戴着头盔的工人在外面探头探脑。贾楠向民警出示了记者证,抬头见邢哥在外头站着,俩同事拿着本子站在一边,正在询问原房主。
房主是个满脸红光的秃顶老头,说一句话就得眼珠子就得滚一圈。滚到贾楠脸上的时候,俩眼珠明显顿了一下,邢哥哎了一声:“看啥呢,接着说。”
“哦哦。”老头的目光从贾楠的记者证上缩回来:“不是,这加高房子又不是我一个在干,不用连记者都叫来吧。”
“你跟开放商那事不归我们管,我问的是其他事——这房子的租户登记表呢?”
老头俩手拍着腿,说这不是为难人么自己年龄这么大哪看得清字,所以没有登记表。
“我们这城中村您也知道,租户都是外来打工的,时间长的能住一两年,短的可能就是做个过渡,一两个月找到工作就搬走了。前几年我还整个登记薄,可这来来去去的太麻烦了,干脆就算了。只要房租押金给够,我就不管别的。”
邢哥打断他:“那施工队呢?这上头两层谁给你加高的?”
老头说没找施工队,他找了 5 个身强力壮的侄子,几个人搭着手干的。反正也不是真的要住,能糊弄开发商就行。
旁边的警察记下来这些人的名字,走到一边去找人联系。老邢又问整个工期用了多久,中间有没有其他人来帮忙。
老头摇头说没,他一大家子就在这三楼住,白天黑夜都看着,没有其他人来过。末了很不耐烦地说:“警察同志,我家里也一堆事儿呢。这一大早把我叫过来到底是为什么呀?”
邢哥下巴朝院子里点了点:“有人从你这房子里拆出了点东西要找失主,所以请你来协助调查。”
“失主?”老头的眼珠子滚得更快了:“哎呀,指定是我家老婆子藏的。警察同志我跟你说,我那老婆一辈子就爱藏东西,什么戒指首饰老银元,经常藏着藏着就找不着了。要是这些个值钱的,那肯定就是我老婆藏的。”
“那你打个电话叫她过来认认?”
“别别别,我先看看,她在家里带孙子呢。”
老头脸上皱纹都笑开了花,邢哥也笑,示意他跟自己走。贾楠也跟了上去,邢哥指了指她手里的相机:“镜头盖上,现在不能拍。”
“好嘞。”
贾楠合上镜头盖,手机又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摸出来一看,是三次方。前边的人已经进去了,她只能摁了拒接快步跟上。
手机停了一秒钟,很快又开始震动,贾楠充耳不闻,在碎砖烂瓦中间费劲穿梭。
房子的窗户门板已经拆掉了,屋顶也掀了下来。按照流程,下一步是拆除五楼的墙体,抽掉做楼板的预制板,最后才能进行下一层楼的拆除。
问题就出在拆墙的时候。在拆到第三面内部隔墙时,有人在坍塌下来的红砖和水泥当中发现了一样东西。
那东西现在就躺在五楼的瓦砾当中,一个穿白大褂的法医正好站起来。邢哥点头打了个招呼,示意房东老头过去:“去吧,看是不是你老婆藏的。”
老头咧着嘴,边走边跟其他警察点头哈腰:“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家的事让大家这么费心了,回家我就教育老太婆,好好的东西往哪乱……”
最后一个字的语音忽然拔了个高儿,向上一抛变成了惨叫。老头叫着往后退,回头正撞在邢哥身上。
“怎么样?看清楚了吗?是不是你老婆藏的?”邢哥架着老头的胳膊给他顺着后背。
老头话都说不出来了,脑袋一个劲的摇,秃顶都急得泛起了油光。贾楠从那起了薄汗的脑袋顶上看过去,地上的东西就那么直愣愣地跃入眼帘。
那是一只手。
四周的声音一下子消失了,贾楠脑中风声大作,恍惚间又回到了 9 岁那年。那一天她也是这么突然间看到的那只手的。
只不过眼前这只手比那只从襁褓里伸出的小手要大得多。它被糊在水泥里,已经烂得只剩下了骨头。森森白骨一大半裹在水泥里,一根指头倔强地抻着,指向前方,指向贾楠。
贾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楼的,临走之前她看到邢哥在和施工队的队长说着什么。
她打了一辆车往报社赶,这回不是为了发稿子。此类事件现阶段是不能报道的,规矩她懂,去报社是为了找那本丢在办公桌里的通讯录。
那是很久之前小学同学聚会时记下的电话,白鸽的联系方式也在里面。
白鸽,那个当年和她一起撞见死婴的同桌,你还好吗?
贾楠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和她联系是在什么时候,但她清楚地记得白鸽的那只左手。
那只手的食指短了一截,和刚才水泥里的白骨一模一样。
已经是正午,雾霾丝毫不见消退,市区里的情况更糟糕,几乎连红绿灯都看不清楚了。出租车开得越来越慢,贾楠提前两个路口的时候下了车,跑步往报社赶。
手机又响了,这回是李建功打来的。她一接通,小胖子就开始嚎叫。
“干嘛去了你!电话不接 qq 不回!三次方让跟你说今天别去报社!”
“不行,我得去拿东西。”贾楠打断他:“我问你,白鸽你还记得吗?和她还有联系吗?”
“谁啊?不认识。”
“咱们小学同学!以前我俩坐你俩后面。”
“哦……就 3 年级出事的那个女孩嘛,你找她干嘛?”
“回头再跟你说。”
绿色的报社大楼隐在一团灰色当中,已经可以看到黑色的大门了。贾楠挂断电话,完全没有听到李建功说的最后一句话——“千万别去你们报社!” 于是她冲进大门,立刻就被人群堵住了。
整个大厅里都是头扎白孝布的村民,还有人拉着白色的横幅在大叫着什么。孩子的哭声,老人的骂声把大厅挤得乌烟瘴气,孙亚梓站在前台桌子上,一看见她就大叫起来:“贾楠来了,稿子是她写的,你们不要堵报社的大门!”
这鸭叫似的吼声给人们指明了方向,人群安静了一秒钟,转头向她扑来。
一条白底黑字的横幅飘到她面前,贾楠只来得及看见“歪曲事实”这句话,迎面便挨了重重一拳。
数不清的拳脚向她袭来,更多的人跑过来保护她,一个人扑过来把她护在身下。贾楠捂住滴血的鼻子,勉强才分辨出眼前人:“三次方?”
方芳芳一只胳膊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拳脚,一只胳膊护住她:“不是让你别来吗!”
“我有事……”贾楠在几只棉鞋踩踏的间隙抬起头:“这些人是小李庄的?”
“还有大王庄。买家和卖家都被带走了,卖家的母亲急病过世,他们是来闹事的。”
陈总编带着保安赶来了,三次方终于把贾楠拖了起来。两个姑娘搀扶着往外退,忽然一个孩子被推到了前面。
5 岁的男孩抱着个脏兮兮的襁褓,度在贾楠面前号啕大哭。她看见那个碎花襁褓的时候愣了一下,没有看到背后飞来的一块砖头。
脑后一声闷响,贾楠在三次方的怒吼中倒了下去。在倒地的前一秒,她还能听到男孩的哭喊声。
“我不要弟弟,我要妈妈,我要奶奶……”
哭声萦绕不去,世界被一片血色包围。
2009 年,自媒体还没有横空出世,每一条新闻都得记者们拼着两条腿跑。所以他们管采访也叫跑线。
线就是指社会各个行业,跑是实打实的跑。不仅要跟着“跑”现场,还要跟行业上下“跑”关系。只有把关系跑熟了,线才会热,人家有新闻线索才会通知你。要不然同样一件事,主管部门晚半天通知就很可能错过了。
贾楠是从文化线转到公安线的。来的第一天,怀孕 7 个月的时政部主任带着她参加了市局的年会。27 岁的姑娘一点不憷,提着白酒瓶挨桌碰杯,一直喝得对方滑到桌子底下好几个才算结束。
要是还在文化线,这一招对那些作家画家就不好使。但警察不同,他们平时已经够累了,跟人相处最怕“裝”。你要是举着杯可乐扭捏着说我不会喝酒,那他们也懒得客套,从此客客气气敬而远之。
贾楠的豪迈投了这些直爽爷们的脾气,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此后有大小线索都会第一个跟她联系。时间一长,她已经可以根据信息里的字眼来判断突发事件的轻重了。
某某地有情况——一般没什么大事,顶多喝酒斗殴。
某某地有发现——情况不明,不过问题不大。
某某地有事——这就是真出事了,比较严重的那种。
贾楠先去李建业店里拿了他一个旧手机,卡都没装上就打了车往苹果园跑。李建业跳着脚在后头骂,喊着让她给三次方回个电话,好像有点事。
“有啥事以后再说。”贾楠安上卡先给老邢打了个电话,天大地大工作最大。
还好邢哥还在现场,他接电话的声音有点发闷。贾楠知道那是戴了口罩,今天还是有霾,大中午的能见度也只有七八米,人在户外必须带上口罩。
“到了入口往里走,苹果园挨着西河湾那一溜。”
“收到。”
苹果园不种苹果,是个城中村。宋城市地处北方,城市缺水,整个市区只有一条西河湾从市区西边蜿蜒而过,苹果园村就挨着这条河。
因为位置好,早几年就有房产商看中了这块地儿,和村里谈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谈成功了,村民也都搬走安置了,买房的资金链又出了问题。这个搬空了的荒村就这么丢在那儿,晚上其他地方灯火通明,唯独这里黑灯瞎火,活像个鬼城。
走在村子里的时候,贾楠的这种感觉更强了。
雾霾很大,又加上最近房产商的资金终于到位开始动拆,灰土粉尘和雾霾纠缠在一起,整个村子活像被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灰白惨淡,露着一块块的黑窟窿。
那些窟窿是门窗,村里都是自建房,每一栋都在 3 层以上,有的还盖到了 6 层。不少房子从侧面能看出明显的接盖痕迹,这都是村民紧急加盖的——毕竟赔偿是按房屋面积给的,多盖一层就多一份钱。
出事的地方也是这样的自建房。
贾楠赶到西河湾边,三辆捷达已经停在了一栋 5 层楼的房子外头,警戒线已经拉好,不少戴着头盔的工人在外面探头探脑。贾楠向民警出示了记者证,抬头见邢哥在外头站着,俩同事拿着本子站在一边,正在询问原房主。
房主是个满脸红光的秃顶老头,说一句话就得眼珠子就得滚一圈。滚到贾楠脸上的时候,俩眼珠明显顿了一下,邢哥哎了一声:“看啥呢,接着说。”
“哦哦。”老头的目光从贾楠的记者证上缩回来:“不是,这加高房子又不是我一个在干,不用连记者都叫来吧。”
“你跟开放商那事不归我们管,我问的是其他事——这房子的租户登记表呢?”
老头俩手拍着腿,说这不是为难人么自己年龄这么大哪看得清字,所以没有登记表。
“我们这城中村您也知道,租户都是外来打工的,时间长的能住一两年,短的可能就是做个过渡,一两个月找到工作就搬走了。前几年我还整个登记薄,可这来来去去的太麻烦了,干脆就算了。只要房租押金给够,我就不管别的。”
邢哥打断他:“那施工队呢?这上头两层谁给你加高的?”
老头说没找施工队,他找了 5 个身强力壮的侄子,几个人搭着手干的。反正也不是真的要住,能糊弄开发商就行。
旁边的警察记下来这些人的名字,走到一边去找人联系。老邢又问整个工期用了多久,中间有没有其他人来帮忙。
老头摇头说没,他一大家子就在这三楼住,白天黑夜都看着,没有其他人来过。末了很不耐烦地说:“警察同志,我家里也一堆事儿呢。这一大早把我叫过来到底是为什么呀?”
邢哥下巴朝院子里点了点:“有人从你这房子里拆出了点东西要找失主,所以请你来协助调查。”
“失主?”老头的眼珠子滚得更快了:“哎呀,指定是我家老婆子藏的。警察同志我跟你说,我那老婆一辈子就爱藏东西,什么戒指首饰老银元,经常藏着藏着就找不着了。要是这些个值钱的,那肯定就是我老婆藏的。”
“那你打个电话叫她过来认认?”
“别别别,我先看看,她在家里带孙子呢。”
老头脸上皱纹都笑开了花,邢哥也笑,示意他跟自己走。贾楠也跟了上去,邢哥指了指她手里的相机:“镜头盖上,现在不能拍。”
“好嘞。”
贾楠合上镜头盖,手机又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摸出来一看,是三次方。前边的人已经进去了,她只能摁了拒接快步跟上。
手机停了一秒钟,很快又开始震动,贾楠充耳不闻,在碎砖烂瓦中间费劲穿梭。
房子的窗户门板已经拆掉了,屋顶也掀了下来。按照流程,下一步是拆除五楼的墙体,抽掉做楼板的预制板,最后才能进行下一层楼的拆除。
问题就出在拆墙的时候。在拆到第三面内部隔墙时,有人在坍塌下来的红砖和水泥当中发现了一样东西。
那东西现在就躺在五楼的瓦砾当中,一个穿白大褂的法医正好站起来。邢哥点头打了个招呼,示意房东老头过去:“去吧,看是不是你老婆藏的。”
老头咧着嘴,边走边跟其他警察点头哈腰:“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家的事让大家这么费心了,回家我就教育老太婆,好好的东西往哪乱……”
最后一个字的语音忽然拔了个高儿,向上一抛变成了惨叫。老头叫着往后退,回头正撞在邢哥身上。
“怎么样?看清楚了吗?是不是你老婆藏的?”邢哥架着老头的胳膊给他顺着后背。
老头话都说不出来了,脑袋一个劲的摇,秃顶都急得泛起了油光。贾楠从那起了薄汗的脑袋顶上看过去,地上的东西就那么直愣愣地跃入眼帘。
那是一只手。
四周的声音一下子消失了,贾楠脑中风声大作,恍惚间又回到了 9 岁那年。那一天她也是这么突然间看到的那只手的。
只不过眼前这只手比那只从襁褓里伸出的小手要大得多。它被糊在水泥里,已经烂得只剩下了骨头。森森白骨一大半裹在水泥里,一根指头倔强地抻着,指向前方,指向贾楠。
贾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楼的,临走之前她看到邢哥在和施工队的队长说着什么。
她打了一辆车往报社赶,这回不是为了发稿子。此类事件现阶段是不能报道的,规矩她懂,去报社是为了找那本丢在办公桌里的通讯录。
那是很久之前小学同学聚会时记下的电话,白鸽的联系方式也在里面。
白鸽,那个当年和她一起撞见死婴的同桌,你还好吗?
贾楠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和她联系是在什么时候,但她清楚地记得白鸽的那只左手。
那只手的食指短了一截,和刚才水泥里的白骨一模一样。
已经是正午,雾霾丝毫不见消退,市区里的情况更糟糕,几乎连红绿灯都看不清楚了。出租车开得越来越慢,贾楠提前两个路口的时候下了车,跑步往报社赶。
手机又响了,这回是李建功打来的。她一接通,小胖子就开始嚎叫。
“干嘛去了你!电话不接 qq 不回!三次方让跟你说今天别去报社!”
“不行,我得去拿东西。”贾楠打断他:“我问你,白鸽你还记得吗?和她还有联系吗?”
“谁啊?不认识。”
“咱们小学同学!以前我俩坐你俩后面。”
“哦……就 3 年级出事的那个女孩嘛,你找她干嘛?”
“回头再跟你说。”
绿色的报社大楼隐在一团灰色当中,已经可以看到黑色的大门了。贾楠挂断电话,完全没有听到李建功说的最后一句话——“千万别去你们报社!” 于是她冲进大门,立刻就被人群堵住了。
整个大厅里都是头扎白孝布的村民,还有人拉着白色的横幅在大叫着什么。孩子的哭声,老人的骂声把大厅挤得乌烟瘴气,孙亚梓站在前台桌子上,一看见她就大叫起来:“贾楠来了,稿子是她写的,你们不要堵报社的大门!”
这鸭叫似的吼声给人们指明了方向,人群安静了一秒钟,转头向她扑来。
一条白底黑字的横幅飘到她面前,贾楠只来得及看见“歪曲事实”这句话,迎面便挨了重重一拳。
数不清的拳脚向她袭来,更多的人跑过来保护她,一个人扑过来把她护在身下。贾楠捂住滴血的鼻子,勉强才分辨出眼前人:“三次方?”
方芳芳一只胳膊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拳脚,一只胳膊护住她:“不是让你别来吗!”
“我有事……”贾楠在几只棉鞋踩踏的间隙抬起头:“这些人是小李庄的?”
“还有大王庄。买家和卖家都被带走了,卖家的母亲急病过世,他们是来闹事的。”
陈总编带着保安赶来了,三次方终于把贾楠拖了起来。两个姑娘搀扶着往外退,忽然一个孩子被推到了前面。
5 岁的男孩抱着个脏兮兮的襁褓,度在贾楠面前号啕大哭。她看见那个碎花襁褓的时候愣了一下,没有看到背后飞来的一块砖头。
脑后一声闷响,贾楠在三次方的怒吼中倒了下去。在倒地的前一秒,她还能听到男孩的哭喊声。
“我不要弟弟,我要妈妈,我要奶奶……”
哭声萦绕不去,世界被一片血色包围。